2018年由于中国的补贴下降、美国201双反、日本FIT补贴政策下调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放缓。
鉴于此,上游光伏制造行业将迎来一次较大洗牌;与2012年情况类似,此次洗牌过后每瓦光伏装机成本大幅下滑,使光伏行业进入平价上网的大周期!
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光伏电力,甚至可以成为当地最为廉价的能源(目前国际最低的光伏电价已经达到1.786美分/kWh,折合人民币0.12元/kWh)。
由于迎来平价上网,光伏行业将不再受到补贴政策的剧烈影响,行业发展将趋于稳定;此时,光伏行业将产生真正龙头老大企业。
平价上网之后,光伏行业的体量与现状是数量级的差异,龙头老大企业将具备千亿市值的潜力。
对于明年光伏行业大趋势,本人有以下预判
一、硅料环节:价格战会十分惨烈
1
硅料扩产严重但需求降低2018年50微米的金刚线将会成为主流,出片数量会进一步提升,单位数量的硅片对硅料的需求会大幅减少,仅仅40吉瓦多晶硅片金刚线改造就会使得上游硅料需求减少4万吨以上。而且单晶硅片同等功率对硅料需求会更少。因此,单晶硅片替代多晶硅片的产业历史潮流会更进一步减少硅料的需求。
2018年硅料至少新增11.5万吨产能。包括,东方希望1.5万吨的硅料产能释放,保利协鑫将会在新疆新增4万吨的硅料产能,通威股份在乐山的2.5万吨产能也将在2018下半年投产,在包头会有2.5万吨的产能。根据我们调研得到的数据是实际硅料产量将会是名牌产量的120%,所以通威股份乐山和包头合计5万吨的硅料铭牌产能对应实际产量是6万吨。
2
明年硅料价格战十分惨烈我依旧坚信我的判断,明年硅料价格会出现十分惨烈的价格战。原因如下:
由于硅料新增产能巨大,而明年硅料需求会明显向下。
同时,各家成本更低。以通威股份为例,一千克硅料全流程电耗约为60度,成本控制极其优秀,根据2017年半年报的数据通威股份1吨硅料全成本5.7万元,通威股份2017年三季度完成了产线升级改造,预计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新的产能成本甚至有可能在5万元以内。
明年每千克硅料价格最晚在三季度的时候会下滑至85元每千克。但是很多朋友不相信,我依旧维持这一判断,等待明年市场环境作见证吧!
二、硅片环节:金刚线普及,产能过剩严重,单晶或占60%市场
1
技术革新实现降本增产金刚线切割改造以后,整个硅片端的产能立刻提升25%。就以多晶硅片的行业龙头保利协鑫为例,预估他金刚线切割改造完毕以后,硅片产能就会达到25GW。
2
单晶硅片的技术路线替代可能已经来临从产能布局上看,今年有两大巨头扩产极为疯狂,一个是隆基股份,另一个是中环股份,这两家公司都在A股上市,近几年各有两轮定向增发,增发额度都不小。光伏行业的各家公司当中,601012隆基股份和002129中环股份(停牌)是资本实力最强的两家,隆基的净资产约为110亿,中环的净资产在注入国电光伏和定向增发完成以后,净资产会达到120亿。而这两家巨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单晶硅片的技术路线。
预计2018年8月份,隆基股份最后一间工厂建设完毕,产能达到25吉瓦,中环股份我先前预估是22吉瓦,但根据最近的公报来看,再过三个季度,中环股份的单晶硅片产能就会达到23吉瓦。再加上晶科能源的5.5吉瓦,晶澳太阳能到3.5吉瓦。明年仅单晶硅片巨头的产能就会轻松突破60吉瓦!
如果明年,整个光伏组件的需求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滑的话,那么单晶组件的占比会轻松突破60%。
3
硅片产能将严重过剩
单晶硅片产能疯狂扩产,多晶硅片在金刚线切割改造以后,产能又整体提升25%,整体来看硅片产能,严重过剩。
明年多晶硅片的厂家将会以现金成本打价格战,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而那些没有来得及改造的砂浆切割产能,将永久性的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单晶硅片产能极其巨大,就算那些完成金刚线切割改造的多晶硅片产能,明年都面临生存之战。
三、组件环节:高效成为主流,价格下降快
1
300W+高效组件将成为主流由于明年硅料价格将会出现大幅下滑,硅片由于产能过剩,也会出现价格战。而在组件功率环节,由于一系列全新技术叠加和单晶技术路线成为主流。
明年组件的功率将会来到300瓦以上,明年的双面发电组件和单轴跟踪组件的叠加下,光伏发电成本会大幅下滑,所以虽然我预期明年光伏产业上游会出现惨烈价格战,但这场价格战对全行业是莫大的好事,长期看,光伏将会迎来平价上网的大周期,这个周期的到来比任何人想象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