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走进平度市高端装备产业园,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火热的忙碌气息。在这里,由青岛魁罡创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线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调试“冲刺”环节。最多再过一个月,这条生产线就将投入应用。届时,魁罡创信每年生产的车用电池系统将达到5000至10000套,年产值将突破一亿元。
事实上,魁罡创信成立才不到一年。能大手笔地进入汽车电池领域,其底气来自汽车领域的创新策源地——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作为研究院的孵化企业,魁罡创信由吉大青岛研究院与魁罡集团下属青岛魁罡精工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是研究院创新成果的“承接者”,为汽车领域前沿的技术成果在青岛落地转化找到了“支点”。以技术创新为牵引,“更新”汽车行业应用采访吉大青岛研究院能源中心主任杜建伟的时候,他刚从外地出差回青。目前,生产线主要器件和设备主体已经安装完成,正在调试、试机环节。他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将覆盖车用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多类产品的研发、试制和生产,不仅可以满足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不同车型的电池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刷新”当前车用电池的应用水平。随后,魁罡创信首席运营官涂勇刚用一个产品作为示例,支撑了杜建伟的说法。涂勇刚告诉记者,该生产线投产后,将在吉大青岛研究院的支持下,研发、生产一种新型锂电池系统,可以给汽车尤其是大型卡车提供生活舱电源的能量支持。生活舱电源,顾名思义,是为驾驶员供给生活用电的电源,满足手机充电、制冷制热等基本需求。目前,我国卡车载生活舱电源主要使用的是铅酸蓄电池,受300至500次循环次数的限制,其平均寿命约为一年,“每年一换”无疑给汽车运维增加了成本。涂勇刚介绍,使用了锂电池系统的生活舱电源循环寿命将大幅提升至1800次左右,设备更换周期也将拉长至5年左右,可有效降低汽车的综合使用成本。此外,这种新型系统的储电能力也较传统模式有较大提升,可极大提高卡车驾驶员的“车内生活质量”。“很多卡车驾驶员在长途驾驶过程中需要在车内过夜,这就离不开空调等夜间用电设备。传统生活舱电源的储电量一般难以支撑整晚的空凋用电,往往需要半夜再次启动发动机以‘点火’供电。”涂勇刚说,“新型锂电池系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蓄电量足够支撑整晚空调等设备的使用,可以让驾驶员真正实现‘一觉到天亮’。”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卡车载锂电池生活舱电源尚未实现应用,若魁罡创信的生产线在四月中上旬顺利投产,那青岛就有望在全国率先实现这一突破性创新。目前,魁罡创信手握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18件,在强大的创新能力支持下,像锂电池系统这样“革命”行业现状的产品,魁罡创信“储备”了不少,就等着生产线投产后“大展身手”了。有了原始创新能力,生产应急电源、对车载电池进行维修保养等业务也“未来可期”。
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电动车、电子、储能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来源,选择优质的电池供应商尤为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呢?在哪里寻找到更合适的供应商呢?有着“电池行业的广交会”之称的WBE2021世界电池产业博览会暨第六届亚太电池展将于2021年8月16-18日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A区举行,汇聚电池产业链前沿企业参展,为电池企业参展最多的展会,对于企业来说,正是品牌宣传、渗透市场的大好时机,而参加展会,加大力度传播,能够让企业快速占领空白的市场。欢迎参观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