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hbzhan内容导读:环保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产业的成长备受瞩目,“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
hbzhan内容导读:环保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产业的成长备受瞩目,“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
固废处理温情不减
固体废物,即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的物质,历来有“放错地点的原料”之称。因此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固废处理行业占据了其环保产业大份额。
巨大的投资需求和产值预期,为环保产业未来5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中,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产业的成长备受瞩目,据环境规划院预测,“十二五”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的2100亿元翻两番,占环保投资比重也将由“十一五”期间的15%左右增加到23.5%左右。
固废处理将加温上市
回顾2013,整体固废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市场热度不容小觑,各种统计数据与总结盘点令人瞩目。固废处理在今年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与青睐,行业进入投资高峰期,各路资本竞相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本的高需求与差异性也加剧了行业内的兼并购,今年多起兼并购案例引起较大关注,北控水务2.7亿收购建工环境发展60%股权;国中水务完成对天地人收购;瀚蓝环境拟收购创冠环保。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表示,未来固废处理市场将持续加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将通过市场拓展,业务整合,收购并购等方式以实现产业链和业务规模的扩张。企业兼并和经济转型也将影响市场格局,混合经济体或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另外,张益称,在政策的支持下,固废企业上市融资的趋势也将延续,核心企业上市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固废环境服务业升级
固废设施的建设周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进行,建设高峰之后,固废产业终将向服务业转化。
面对未来的服务是可持续的,随着行业发展规划、服务业规划及运营标准的不断升级,固废服务正从原来的粗放的工程服务逐步向有品牌、有标准、可持续的集约化服务转化,这也正是固废行业进入产业时代的标志。
相关人士分析说,从横向比较来看,环保产业中表现突出的子行业脱硫市场投资高峰已经过去,固废处理行业的发展前景要好于脱硫行业。
首先,脱硫行业的下游是各大电厂,目前五大电厂都有自己的脱硫工程企业,因而脱硫工程企业在项目竞标中没有优势,而固废处理行业的下游是地方政府,品牌、融资能力等在竞标中占有较大优势,因而更有竞争力。
其次,从行业门槛和行业内竞争来看,目前脱硫行业中,中小型企业超过200家,大型企业超过30家,工程设备的国产化率高,行业门槛非常低,而固废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过程,针对不同的肥料有不同的处理程序,需要复杂的设备集成,因此技术和项目经验都非常重要,目前国内还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完成大型固体废物工程的设备集成工作。
脱硫脱硝行业成重点
“十二五”期间火电厂脱硝已成定局,看好低氮燃烧和SCR催化剂。环保部已明确表态“十二五“期间将把氮氧化物列入大气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中。《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指出,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技术。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预计“十二五”低氮燃烧的市场在100亿元,SCR建设市场406亿元,SCR催化剂市场196亿元。
脱硫行业集中度将一部提高,强者更强,弱者将被淘汰,脱硫特许经营或成大亮点。随着火电行业进一步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脱硫设备建设市场总容量768亿元。脱硫特许经营经过三年的试点期,已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将成为解决火电厂脱硫现存问题的重要手段,脱硫公司将从中受益。
一季度环保行业全部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2.91%,实现营业利润15.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43%,总体看,整个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均较为平稳。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次提及PM2.5空气质量目标,5月又在人权白皮书中写入生态人权保障。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总容量超过2.3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仅为28%。而按照“十二五”相关规划,未来脱硝机组占现役机组容量的比重应该不低于75%,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将是脱硝行业的集中爆发期,也是整个环保行业中为确定性增长的细分子行业之一。
垃圾发电将延续加速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晚,但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市场容量有了显著增加,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进入环卫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在迅猛增加。目前,垃圾处理市场已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并正向成熟期迈进。
2010年,国内拟建垃圾发电站项目为41个,但是这远远无法完全消化日益增长的垃圾数量。到2010年,中国垃圾发电行业的年投资额将高达800亿元,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左右。从长远来看,未来10年中国垃圾焚烧处理总量比例将由现在的2%-3%上升到10%-20%,垃圾发电产业的年投资额将高达800亿元。2011-2015年,我国将迎来垃圾焚烧发电黄金时期,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左右,按每千瓦4500元的设备造价计算,中国垃圾发电市场容量为149亿元人民币。
垃圾发电无疑是目前固废市场中景气的领域。2013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可谓遍地开花,上马速度加快,各大企业竞相扩大融资,发力布局垃圾发电业务。
券商分析师表示,目前,国内垃圾发电行业已步入高投资阶段,项目也开始加速释放。据记者梳理,目前国内多家垃圾发电上市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频频发布垃圾发电项目中标公告,各企业全年合计拿到的项目达上百个,涉及投资近数十亿元。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处理能力达到307155吨/日。
业内人士预测,“十二五”期间还需要新建272座垃圾焚烧厂,才能完成《规划》设定的目标。按每个项目3.27亿元投资计算,“十二五”期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将达889亿元,产业各环节的垃圾焚烧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运营商等将因此而受益。
文章链接:环保在线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86304.html
hbzhan内容导读:环保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产业的成长备受瞩目,“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
固废处理温情不减
固体废物,即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的物质,历来有“放错地点的原料”之称。因此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固废处理行业占据了其环保产业大份额。
巨大的投资需求和产值预期,为环保产业未来5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中,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产业的成长备受瞩目,据环境规划院预测,“十二五”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的2100亿元翻两番,占环保投资比重也将由“十一五”期间的15%左右增加到23.5%左右。
固废处理将加温上市
回顾2013,整体固废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市场热度不容小觑,各种统计数据与总结盘点令人瞩目。固废处理在今年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与青睐,行业进入投资高峰期,各路资本竞相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本的高需求与差异性也加剧了行业内的兼并购,今年多起兼并购案例引起较大关注,北控水务2.7亿收购建工环境发展60%股权;国中水务完成对天地人收购;瀚蓝环境拟收购创冠环保。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表示,未来固废处理市场将持续加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将通过市场拓展,业务整合,收购并购等方式以实现产业链和业务规模的扩张。企业兼并和经济转型也将影响市场格局,混合经济体或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另外,张益称,在政策的支持下,固废企业上市融资的趋势也将延续,核心企业上市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固废环境服务业升级
固废设施的建设周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进行,建设高峰之后,固废产业终将向服务业转化。
面对未来的服务是可持续的,随着行业发展规划、服务业规划及运营标准的不断升级,固废服务正从原来的粗放的工程服务逐步向有品牌、有标准、可持续的集约化服务转化,这也正是固废行业进入产业时代的标志。
相关人士分析说,从横向比较来看,环保产业中表现突出的子行业脱硫市场投资高峰已经过去,固废处理行业的发展前景要好于脱硫行业。
首先,脱硫行业的下游是各大电厂,目前五大电厂都有自己的脱硫工程企业,因而脱硫工程企业在项目竞标中没有优势,而固废处理行业的下游是地方政府,品牌、融资能力等在竞标中占有较大优势,因而更有竞争力。
其次,从行业门槛和行业内竞争来看,目前脱硫行业中,中小型企业超过200家,大型企业超过30家,工程设备的国产化率高,行业门槛非常低,而固废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过程,针对不同的肥料有不同的处理程序,需要复杂的设备集成,因此技术和项目经验都非常重要,目前国内还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完成大型固体废物工程的设备集成工作。
脱硫脱硝行业成重点
“十二五”期间火电厂脱硝已成定局,看好低氮燃烧和SCR催化剂。环保部已明确表态“十二五“期间将把氮氧化物列入大气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中。《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指出,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技术。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预计“十二五”低氮燃烧的市场在100亿元,SCR建设市场406亿元,SCR催化剂市场196亿元。
脱硫行业集中度将一部提高,强者更强,弱者将被淘汰,脱硫特许经营或成大亮点。随着火电行业进一步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脱硫设备建设市场总容量768亿元。脱硫特许经营经过三年的试点期,已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将成为解决火电厂脱硫现存问题的重要手段,脱硫公司将从中受益。
一季度环保行业全部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2.91%,实现营业利润15.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43%,总体看,整个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均较为平稳。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次提及PM2.5空气质量目标,5月又在人权白皮书中写入生态人权保障。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总容量超过2.3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仅为28%。而按照“十二五”相关规划,未来脱硝机组占现役机组容量的比重应该不低于75%,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将是脱硝行业的集中爆发期,也是整个环保行业中为确定性增长的细分子行业之一。
垃圾发电将延续加速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晚,但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市场容量有了显著增加,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进入环卫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在迅猛增加。目前,垃圾处理市场已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并正向成熟期迈进。
2010年,国内拟建垃圾发电站项目为41个,但是这远远无法完全消化日益增长的垃圾数量。到2010年,中国垃圾发电行业的年投资额将高达800亿元,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左右。从长远来看,未来10年中国垃圾焚烧处理总量比例将由现在的2%-3%上升到10%-20%,垃圾发电产业的年投资额将高达800亿元。2011-2015年,我国将迎来垃圾焚烧发电黄金时期,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左右,按每千瓦4500元的设备造价计算,中国垃圾发电市场容量为149亿元人民币。
垃圾发电无疑是目前固废市场中景气的领域。2013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可谓遍地开花,上马速度加快,各大企业竞相扩大融资,发力布局垃圾发电业务。
券商分析师表示,目前,国内垃圾发电行业已步入高投资阶段,项目也开始加速释放。据记者梳理,目前国内多家垃圾发电上市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频频发布垃圾发电项目中标公告,各企业全年合计拿到的项目达上百个,涉及投资近数十亿元。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处理能力达到307155吨/日。
业内人士预测,“十二五”期间还需要新建272座垃圾焚烧厂,才能完成《规划》设定的目标。按每个项目3.27亿元投资计算,“十二五”期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将达889亿元,产业各环节的垃圾焚烧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运营商等将因此而受益。
文章链接:环保在线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8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