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年4月2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慕尼黑博览集团与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的亚洲旗舰环保展—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2021年4月2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慕尼黑博览集团与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的亚洲旗舰环保展—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本届展会展出面积180,000平方米,汇集了全球24个国家及地区的2,157家环保企业,再次以庞大的规模、超豪华的品牌阵容、数以万件融合前沿科技的产品于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市政、工业、农村领域水、固废、大气、土壤、噪声污染治理行业的最新创新成果,定义低碳时代环境产业发展新高度。
01
同行致远
规模较疫前增长20%
2021年不仅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重回正轨的关键之年。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的背景下,第22届中国环博会展示规模仍较疫情前增长20%,以180,000平方米的超大规模顺利举办,这不仅是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充分反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产业的市场经济活力。
据统计分析,2020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总收入为2.1万亿人民币左右。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从事环保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作为亚洲旗舰环保展,本届展会不仅获得了众多老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更吸引了超过500家行业先锋企业的首次加入,其中不乏市场关注度极高的光大环境、长江三峡、中国环境保护集团等环境综合治理品牌,以及蓝星东丽、时代沃顿、利欧集团、ABB等行业翘楚。
纵观本届展会的2,157家参展商,长江三峡、光大环境、中国船舶等大型国企、央企的数量较往年有显著增多;北京的首创股份、上海的上实环境、江苏的新苏环保、天津的创业环保等地方国企更是鳞次栉比;经过国资混改后的航天凯天、中持水务、雪浪环境等也成功步入“新常态”。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企在环保领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环境产业格局不断破旧立新、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环保项目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综合,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和项目需求,产业协同已成为新潮流。而中国环博会则凭借行业影响力的不断突破,吸引了更多的行业优质企业同行致远、凝聚合力,充分搭建起行业卓越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平台,肩负起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02
多条细分赛道进入快速成长期
智慧化、深度化、一体化成未来趋势
作为全产业链环境污染解决方案展示平台,本届展会分为“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水与污水”“泵管阀”“大气治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等多个主题展区,全方位呈现5G、AI、IoT等前沿技术与环保产业深度融合的最新创新成果,以及在“碳中和”、“污水资源化”等概念叠加下快速成长和持续升级的环保产业生态。
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而另一边是全国供水管网漏水量接近700个西湖蓄水量的严峻态势。降低管网漏损率成为考验各地治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在第22届中国环博会期间,“国际管道检测与修复展区”的参展企业对管网漏损专业化解决方案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华生管道、普洛兰等企业展示了强度更大、标准更高的管材管件,为各地的供排水管网更新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而恒通环境、武汉中仪、道雨耐等企业则展示了机器人、固化新材料等非开挖技术在漏损点的快速探伤定位和修复保护中的应用场景。
文章链接:环保在线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41191.html
2021年4月2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慕尼黑博览集团与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的亚洲旗舰环保展—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本届展会展出面积180,000平方米,汇集了全球24个国家及地区的2,157家环保企业,再次以庞大的规模、超豪华的品牌阵容、数以万件融合前沿科技的产品于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市政、工业、农村领域水、固废、大气、土壤、噪声污染治理行业的最新创新成果,定义低碳时代环境产业发展新高度。
01
同行致远
规模较疫前增长20%
2021年不仅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重回正轨的关键之年。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的背景下,第22届中国环博会展示规模仍较疫情前增长20%,以180,000平方米的超大规模顺利举办,这不仅是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充分反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产业的市场经济活力。
据统计分析,2020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总收入为2.1万亿人民币左右。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从事环保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作为亚洲旗舰环保展,本届展会不仅获得了众多老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更吸引了超过500家行业先锋企业的首次加入,其中不乏市场关注度极高的光大环境、长江三峡、中国环境保护集团等环境综合治理品牌,以及蓝星东丽、时代沃顿、利欧集团、ABB等行业翘楚。
纵观本届展会的2,157家参展商,长江三峡、光大环境、中国船舶等大型国企、央企的数量较往年有显著增多;北京的首创股份、上海的上实环境、江苏的新苏环保、天津的创业环保等地方国企更是鳞次栉比;经过国资混改后的航天凯天、中持水务、雪浪环境等也成功步入“新常态”。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企在环保领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环境产业格局不断破旧立新、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环保项目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综合,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和项目需求,产业协同已成为新潮流。而中国环博会则凭借行业影响力的不断突破,吸引了更多的行业优质企业同行致远、凝聚合力,充分搭建起行业卓越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平台,肩负起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02
多条细分赛道进入快速成长期
智慧化、深度化、一体化成未来趋势
作为全产业链环境污染解决方案展示平台,本届展会分为“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水与污水”“泵管阀”“大气治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等多个主题展区,全方位呈现5G、AI、IoT等前沿技术与环保产业深度融合的最新创新成果,以及在“碳中和”、“污水资源化”等概念叠加下快速成长和持续升级的环保产业生态。
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而另一边是全国供水管网漏水量接近700个西湖蓄水量的严峻态势。降低管网漏损率成为考验各地治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在第22届中国环博会期间,“国际管道检测与修复展区”的参展企业对管网漏损专业化解决方案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华生管道、普洛兰等企业展示了强度更大、标准更高的管材管件,为各地的供排水管网更新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而恒通环境、武汉中仪、道雨耐等企业则展示了机器人、固化新材料等非开挖技术在漏损点的快速探伤定位和修复保护中的应用场景。
文章链接:环保在线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4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