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庚子鼠年已然过了大半,森林火灾、蝗灾、干旱、还没结束的疫情和汹涌而来的洪水等,让很多人感觉到这一年的不平凡和多灾多难。种种意外让人们措手不及,人们不禁反思,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实际上,2020年对我们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大自然已然发起警告!本期解锁自然的力量系列长文将重点关注与洪涝、台风、干旱相关的自然灾害事件,通过简要的分析和案例说明,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自然手段减少自然灾害以及降低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影响。
摄影:©Gregory Meyer /TNC Photo Contest 2018
自然灾害-- 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重大风险因素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
《1998-2017经济损失、贫困和灾害》报告显示,1998-2017年,灾害导致全球130万人死亡,44亿人受伤、无家可归或需要紧急援助。在所有的7,255个有记录的灾害事件中,91%的灾害事件的发生是由于洪水、风暴、干旱、热浪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引起的,其中洪涝占据的比重最大,超过40%(CRED, 2017)。
资料来源:CRED(2017)
据联合国减灾署2019年发布的《全球灾害评估报告》,过去数年间,全球观测到灾害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都在增加,因此联合国正在积极地倡导由救灾转变为关注灾前规划和预防,同时强调全面了解灾害的定义和系统风险(UNDRR,2019)。在所有灾害事件中,洪涝、地震、飓风、干旱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占比超过60%,同时也是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们也注意到,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逐年增加。2000-2010 年,经济损失约为 1 万亿美元;其中2010 年一年,损失据估计达 1090 亿美元。根据紧急灾难数据库 (EM-DAT) 的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明显高于过去,其中发达国家经济损失更大,主要是因为富裕国家(美国、欧洲、正在崛起的亚洲)的基础设施更昂贵,因此蒙受的绝对损失更大(许多不发达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受损不明,与高收入国家相比,防灾准备不足的低收入国家民众伤亡率会更高)。2005 年的印度洋海啸造成了 100 亿美元的损失,而发生在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 了 1300 亿美元的损失(Leoni 等,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