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2019中标大年,2020投运大年
投产节奏:19-20年产能投放高峰,县级占比达11%
2016-19年均新增产能6.6万吨/日,2020年新增将达13万吨/日,十三五目标完成是大概率事件。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信息平台和电厂联盟网所列示的全国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全口径包含城市及县城)进行统计,“十三五”前四年2016-19年新增产能分别为3.9/7.5/6.8/8.0万吨/日,2019年底城镇垃圾焚烧产能达49.0万吨/日,距离2020年垃圾焚烧处理规模达59.1万吨/日的十三五目标尚有10.1万吨/日。我们预计2020年新增产能13万吨/日,十三五目标完成将是大概率事件。
城市层面,2017年我国城市垃圾焚烧产能也开始明显加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能力(仅包含设市城市)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截至2018年产能达到36.5万吨/日,2012-2018年处于持续高投产状态,平均每年新增产能约为3.9万吨/日,其中2017/2018年城市新增垃圾焚烧产能4.2/6.7万吨/日,2012-18年新增项目个数维持高位,新投运项目单体产能中枢为1200吨/日。
2016-18年城市垃圾焚烧产能CAGR为19%,县级产能CAGR为73%,新投产项目下沉明显。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信息平台、电厂联盟网所列示的全国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全口径包含城市和县城)进行统计,我们发现2011-2015年期间全国每年新增产能约2.9万吨/日,进入“十三五”期间2016-18年均新增6.1万吨/日。其中,城市新增产能(统计局数据)“十二五”均值2.7万吨(占比94%),2016-18年均值4.9万吨(占比80%),可以看出新投产项目区域下沉明显。截至2018年,县级垃圾焚烧产能全国占比已经达到11%。
“十三五”期间新增项目单体规模依然较大。根据我们对生活垃圾焚烧信息平台、电厂联盟网所列示的全国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统计,2006年以来新投运项目单体规模平均值处于700-1100吨/日之间,“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项目呈现下沉趋势,但单体规模依然较大。根据“十三五”规划,建制镇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近纳入县级或市级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原则上建制镇不单独建设处理设施,我们认为县城垃圾焚烧项目辐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周围的建制镇,这是其规模不减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