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日俱增、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加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为顺应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我市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从研发、制造两个维度同步发力,补齐行业基础研发能力、核心元器件、电子材料等短板,进一步推动其数字化转型。

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达到3月份以来的最高值,比上年同期高9.0个百分点,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0.5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近年来,重庆快速迭代的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激活了中国数字化“智”造的新动能。

一、川渝政策助力,电子产业惊艳出圈

川渝两地共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编制《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布局及产业链全景图》,上线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产品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预计到2025年两省市电子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目前,川渝两地已完成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綦江工业园区、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开发区,隆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三江新区等首批20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认定授牌,积极探索两省市出资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模式,力争在产业合作园区内率先实现“准入同标”“要素同价”“服务同质”。

在今年重庆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重庆市将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化完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协同发展,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根据计划,未来五年高新区将全力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产业集群、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为企业投资高新区创造了重大机遇。

“电子产业增长快、贡献大,是1-10月全市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表示,在以京东方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下,今年1-10月全市电子产业实现利润328.4亿元,同比增长84.9%,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增长达到15.6个百分点。